课程改革也要做好“加减乘法”!如何加?如何减?如何乘?在北京市顺义区光明小学校长李国辉看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做好“加法”,即设置“必修+选修”的模式,培养全面又有个性的学生;同时,也要做好“减法”,将多学科的教学融于主题课程中,减少学科的重复;在课堂教学中则要做好“乘法”,通过落实以生为本,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成倍的提升。(本文转自 2017年05月31日《现代教育报》第B05版:五版)
当年近古稀的老人与小学生在课堂里相遇,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日前,5位古稀老人走进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节特殊的“历史课”。(本文转自 2017年05月26日《现代教育报》第A05版:五版)
新加坡教育的魅力在哪儿?在不少人眼中,新加坡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其中包括教育。“让每所学校都成为好学校”的秘诀是什么?如何培养“环球公民”?本期跟随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常务副校长田敏的脚步,从独特的视角发现并解读新加坡中学教育。(本文转自 2017年05月24日《现代教育报》第B08版:八版)
有人说博物馆是“第二大学”,逛不逛博物馆有什么影响吗?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许多博物馆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这也掀起一轮“博物馆热”。事实上,北京许多学校也都开展有博物馆相关的综合实践或课程,博物馆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那么,爱逛博物馆的孩子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孩子逛博物馆,有什么讲究?(本文转自2017年05月19日《现代教育报》第A01版:一版)
中考是考生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初三这一年对考生而言格外重要。2017北京中招政策有哪些变化?哪些内容需要特别关注?考生要做好哪些准备?本版针对2017年中招政策进行梳理解读,为今年的中考考生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转自2017年05月19日《现代教育报》第A10版:十版)
《法布尔昆虫记》用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故事激发了无数人探究大自然的好奇心,北京八中京西附小的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兴趣,把“昆虫”请进教室,上演课堂里的“昆虫记”。本期,我们一起随记者走进“螳螂”课堂,看看孩子们是怎样与昆虫“亲密接触”的。(本文转自 2017年05月15日《现代教育报》第A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