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交流研讨会分为两部分:首先由我校国际交流负责人宋颖老师对我校2014年至2018年,国际交流工作进行梳理与回顾;对我校子课题《初中校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校本实践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为例》进行立项报告。
第二部分:闫顺林主任对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给予具体建议;谭可老师对课题研究背景及方法给予可行性建议;许颖峰老师对于课题的几个关键节点提出具体要求;宋官雅副院长对于课题的文化内涵及通过课题实施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高度定位。
经过两个多小时深度交流,专家们对我校丰富的国际交流素材给予充分肯定,对老师们的科研能力以及研究热情给予高度赞扬。讨论的核心内容涉及课题名称调整、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的特色途径、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提升、传播优秀文化与文化自信的意义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需要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规划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规则意识。我校国际交流工作丰富多彩,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活动中,交流与合作渗透到学科综合实践。目前,已有文综、理综与艺术学科的教师们共同参与其中。让国际交流成为学校美育的一个有效抓手,让追求卓越的少年们,在一分校健康快乐成长。
供稿:宋颖